“延安文艺情境实践”虚拟仿真实验邀您一起“回延安”

编辑: 时间:2021-08-07 点击数:

在文学史课堂上“回到”抗战烽火中的历史现场?

“置身”于80年前的延安民族学院,挖窑洞、纺线线、学《讲话》?

和鲁艺学员“一起”创作信天游、排演秧歌剧、解救白毛女?

文学课也能“穿越时空”做实验?

欢迎来到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主持开发的“延安文艺情境实践”虚拟仿真实验,在文学、历史与科技的碰撞中,带你开启一场精彩的革命文艺之旅。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完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项目信息化建设,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及众多教师的努力下,一项顺应时代发展,响应教育部号召,充分融合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党建工作、校史回顾及学科特色的“延安文艺情境实践”虚拟仿真实验应运而生。

14D0F2

项目负责人:杨天舒

项目团队主要成员:路杨、刘震、毕海、熊权

项目团队其他成员:敬文东、冷霜、闫作雷、王军杰、张英、郑骄阳、李英杰、周欣欣


“延安文艺情境实践”虚拟仿真实验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及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延安文艺”这一教学难点展开设计,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20世纪40年代延安的社会生活、理论学习、文艺实践与基层实践场景,虚拟了青年们在延安进行理论学习、文艺实践与革命人格养成的真实过程,帮助学生在历史化思维与深层情感政治的逻辑下,完成延安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的综合学习与高阶探究。目前,实验已在iLab-x.com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上正式开放学习,致力于为学习者带来集视听趣味、知识训练与自主探究于一体的全新体验。


回到历史现场

高度还原历史生活情境


数字人文如何穿越历史时空,助力文学史教学?“延安文艺情境实践”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一大特色正在于突破时空限制,将学生带入到高度还原的历史生活情境中,获得真切、细腻的历史现场感。

实验项目依据延安革命遗址实地拍摄的实景、实物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结合团队成员的历史细节考证,利用3D建模、动画、VR等技术手段,高度模拟了40年代延安的历史情境、历史湮灭文物和器物、文艺创作实践活动。通过仿真延安民族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等内外场景,以及书本、桌椅、军号、木盆、独轮车、油灯、唢呐等大量具体器物,模拟了延安青年参加学习、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的日常生活情境,构建了秧歌剧等文艺排演活动中的人物三维模型,使实验场景更加真实、直观、形象。通过VR技术复原的历史情境和历史细节模型具有高度的逼真性,使学习者如同亲临实境,产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与交互效果。


延安民族学院(外景)实验场景

7F761

延安民族学院(内景)实验场景

1654F6

鲁迅艺术学院(外景)实验场景

1011C1

鲁迅艺术学院(内景)实验场景


在场景模拟的同时,实验还精细复原了大量富于历史感的细节,如斑驳的土墙、砖地等,补充了历史遗迹中缺失的内部生活场景,使学习者如同进入真实可感的历史地理环境与革命生活情境。实验不仅还原了具有特定历史特征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手推车、油灯、陕甘宁边区发行的货币等)、文艺创作的器材(如钢琴、腰鼓、唢呐等乐器),并精细复现了重要的历史文献与艺术文本(如《讲话》发表的《解放日报》原刊、延安木刻版画、摄影作品等),使学习者能够感触与鉴赏历史文物的原始风貌,近距离感受与探究文学与历史的原始材料,获得历史现场感。


63546

挖窑洞使用的手推车

7F121

《解放日报》原刊与延安木刻版画


亲历革命文艺

高阶实践与自主探究


延安文艺的学习,离不开对于其发生的特定的历史语境与地理空间——“抗战时期的延安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对于实际课程教学而言,大规模、大批次赴延安进行实践教学受制于教学时间、经费以及交通、环境、安全等诸多因素,难以稳定连续地展开。而在延安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学习与实践,更是一代青年的革命人格养成过程。在历史上,这一过程至少要经过3-4年时间,周期长,培养过程不可逆,在当代现实生活中不再能够获得。同时,延安文艺涉及文学、美术、音乐、戏曲、舞蹈、摄影等多种艺术门类,除文学史之外,还涉及马克思主义文论、政治史、社会史、人文地理学、大学教育史等多个学科领域,实验素材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单一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难免受制于专业知识结构,影响教学效果。不同于一般文学经典的文本细读教学法,在文学史教学中,延安文艺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大量群众性文艺运动、文学实践等内容,都需要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开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传统课堂教学或讨论课都不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延安文艺情境实践虚拟仿真实验针对上述教学难点与痛点,虚拟特定历史情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保证仿真度高、连续和稳定的实验环境,在对过程周期的再现中帮助学生进入20世纪40年代延安青年的文艺理论学习、文艺实践和革命人格养成过程并通过有机整合实验素材,有效提升学习的实践性、高阶性及自主探究功能,完成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训练。

对此,实验项目设置了“延安人文地理学习”“理论学习与文艺实践”“基层工作实践”三个实验阶段,精心设计了“穿越时空”前的当代大学教室“穿越时空”后的延安民族学院(窑洞外场景、学员宿舍、展览室、图书室)、鲁迅艺术文学院(礼堂外场景、礼堂内场景、实践小剧场)三大核心场景。学习者将在其中完成延安革命历史地图的绘制、延安青年学员生活体验、延安“民族团结”主题布展宣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理论学习与探究、《讲话》影响下的文艺创作辨识、延安摄影作品的鉴赏与主题辨识、延安木刻作品的鉴赏、辨识与自主探究、延安民歌鉴赏、下乡演出乐器辨识与选择、信天游艺术创作实践、秧歌剧《兄妹开荒》服装、道具选择搭配、台词排演与探究,破解“白毛仙姑”之谜、解救白毛女等一系列实验步骤。  


6AFFE

“延安文艺情境实践”实验流程图


实验步骤的设计注重增强延安文艺学习的实践性与交互性,将线下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富于情境感与体验性的实际操作。如在学习延安文艺运动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空间时,学习者将在辨识革命旧址和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制作革命旧址地图,绘制完全正确后,系统将提示获得“路条”通行证,从而打开“时空穿越”通道。这一设计既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延安文艺发生的重要地标及其历史沿革,也以富于趣味性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回到历史现场”的兴趣。


C0593

延安革命历史地图绘制


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学习一直是文学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实验在复现延安青年学员革命生活实践情境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时的各种资料、阅读发表《讲话》的《解放日报》原刊、诵读《讲话》片段与摘录学习笔记、《讲话》影响下的文艺作品辨析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讲话》核心理论的辨析、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一实验设计以富于现场情境感的方式,使学生自我代入为抗战时期“到延安去”的革命青年,真听、真看、真学,在实践中产生真体验、真思考与真收获。


D5D77

革命生活实践与《讲话》学习

AF5BB

《讲话》学习实践

实验设计注重帮助学生提升运用所学理论对文艺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尤其是自主创作与探究的能力。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文艺实践模块中,学生不仅可以欣赏陕北民歌,还可以根据实验给出的歌词格式、创作手法、意象、主题及代表作品选段,自己创作信天游。由此,学生可以在创作实践中更具体、切实地领会到《讲话》对延安文艺提出的具体要求,提升将理论学习、艺术欣赏与文艺创作相结合的高阶实践能力。同时,课堂教学还可采用虚实结合的评价方法,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朗诵自己创作的信天游作品,并以学生互评的方式增加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互动性与趣味性。


D838F

信天游创作实践


此外,文艺实践模块还设计了新秧歌的排演环节。实验参照秧歌剧《兄妹开荒》的历史影像与木刻年画形象,仿真设计出了鲁艺学员排演秧歌剧的三维人物模型,精心还原服装造型、排演现场与演员互动,使学生代入演员角色,进行戏剧排演。学习者点击舞台上的《兄妹开荒》剧本触发任务卡片进行秧歌剧服装道具搭配,进而展开台词排演在一系列交互操作中,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群众文艺创作的地方性、民间性与群众性,能够将《讲话》中提出的“大众化”要求落实到语言形式的具体选择当中,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文艺实践的高阶能力。


76061

秧歌剧排演实践


“基层工作实践”阶段,围绕新歌剧《白毛女》的学习,虚拟仿真实验突破了传统的阅读、观看模式,而是让学生通过在线操作漫游至“实践小剧场”区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走访群众,寻找证人,搜集线索,揭开“白毛仙姑”之谜,最终完成解救白毛女、惩办黄世仁的任务。通过场景漫游和搜集民间传说背后的事实线索使学生了解民族新歌剧《白毛女》的故事情节,又能认识到延安文艺与民间文学资源之间既沿袭征用又翻新改造的密切关系。“搜集证据→还原真相→解救喜儿→惩办黄世仁”的实验过程,更复现了当时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下乡工作、实地调查、帮助群众翻身的工作过程与具体逻辑,使学生更具有代入感,也更能切身体会到“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革命力量与历史激情。


5B9A6

“实践小剧场”之“解救白毛女”


为更好地保障学习效果实验系统还运用情感政治学、移情心理学等前沿理论成果进行设计,在情节完整的VR叙事模型中搭建实验操作流程,基于VR叙事中主体与虚拟环境的交互理论,尝试设计非线性交互环节如学生对学员津贴的不同支出,会获得不同类型学员奖章,学生对如何处置黄世仁的不同选择,会获得不同的基层工作经验奖章,等等。使实验主体成为虚拟环境中真正的叙事主体故事的参与者与不同结果的创造者,结合闯关、自由探究环节,实现可多次探索得到不同实验结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在亲身操作中增强感受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沉浸体验和交互效果。


14B0A5

实验各阶段完成任务后获得的通行证及奖章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习者可有效解决学习难点专业学习、研究型探索、思政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也可得到满足。实验内容经过细致安排涵盖延安文艺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将分散、抽象的理论与知识要点具象化、情境化、逻辑化,有效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和自主探究学习兴趣,提升延安文艺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实验融入了部分学术研究前沿成果,实现有一定难度和挑战度的教学和一定程度上的非线性实验结果,可以作为高年级学生探究式学习实验,让他们在不同学习阶段多次操作实验,自主探究基础实验部分可以作为通识实验课对所有专业学生和社会人士开放浏览、体验学习,满足思政专项培训、党史教育等课程训练需要。



以科技助力人文

以科研反哺教学


作为大型综合性实验,“延安文艺情境实践”虚拟仿真实验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采用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开发,集实物仿真、创新设计、智能指导、虚拟实验结果自动批改和教学管理于一体,在人文专业课程中实现了传统教学中缺乏的交互性、实践性与智能性。


12C6B2

团队教师为学生讲解实验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获批北京市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B+,拥有较强学科实力。实验团队以此为依托,以前沿性的学术研究反哺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复原了延安文艺发生、发展的历史情境,整合了文学研究、党史研究、社会史、人文地理学、艺术学等多领域的理论资源,实现了跨学科、跨媒介的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教学团队依托文学院20世纪中国革命与文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在延安文艺跨学科研究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汇集了延安文艺与解放区文艺研究、赵树理研究、左翼文学研究、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多名学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将前沿学术成果持续融入实验设计。实验所属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2021年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也获得了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称号。


F5EB8

文学院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研讨会

这一以“延安文艺”为主题的虚拟仿真实验在国际与国内均为首创,充分发挥了对同类专业以及其他高校在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党建教育、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可广泛推广和应用。该实验已在校内的课程教学实践、党史学习教育中展开多轮运行,受到众多师生好评。


CF776

本实验可应用于多专业多课程体系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蔡旭把实验比作“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她谈到,文学史学习常常强调的“回到历史现场”其实并不容易,但这一实验“使人更容易沉浸在延安的历史情境中,从而领悟在艰苦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延安文艺的魅力”。谈到与数百名同学一起“穿越”,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盛丽妮直言既新颖又有趣:“‘回延安’、学党史,超有意思!”“我还即兴创作了一首信天游呢!”文学院党委书记邓光奇在谈到这一实验在党史教育中的意义时指出:“这种方式增添了科技味、体现了时代感,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既有行动又有触动。”


DCE16

多专业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延安文艺实践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历史经验,更打开了现代文学史上别开生面的篇章。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学习延安文艺,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是从延安走来的中央民族大学师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延安文艺情境实践”虚拟仿真实验将虚拟技术、知识探寻与浸润式体验教学相结合,以场景漫游和人机交互操作开拓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正是以现代科技与数字人文理念激活文史教育、熔铸时代精神的积极探索。教学团队将持续完善该项目,并面向全国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和民族类高校推广,开放共享,在历史与时代的碰撞中锻造思想,砥砺初心。


撰文:路杨、闫二鹏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文华楼13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9©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