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思副研究员应邀到文学院讲座:从“人生”到“世界”——今天我们怎样读懂路遥”

编辑:张琰 时间:2019-11-18 点击数:

2019年11月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思副研究员在文华楼西区701教室做题为:“从‘人生’到‘世界’:今天我们怎样读懂路遥”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毕海主持,文学院50多位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主要分五个部分:(一)路遥现象的冷与热(二)怎样的“人生”?(三)《平凡的世界》多了什么?(四)路遥的人生与创作(五)路遥为什么重要及如何读懂路遥和如何读懂经典。

陈思老师首先从分析路遥文学接受“冷与热”这一独特现象开始,介绍了路遥创作的艰难起步与挣扎前行。与路遥小说在读者中持续引发的巨大反响不同,路遥及其创作在主流文学界一直处在争议甚至被“漠视”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同时期作家如贾平凹、莫言、王蒙等人展开了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追求和实验,路遥却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观念,由此被视为“落伍”作家,一度在文学史中“消失”。这一“诡异”的路遥现象,呈现出路遥文学的“独特性”以及特定时代文学观念对于作家的“规训”。

在讲座二、三部分,陈思老师对路遥两部经典作品《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他指出80年代初引起青年人广泛共鸣的《人生》实则是一个“中国版”的“于连进城”故事,反映了“城乡差距”和“个人奋斗”的时代主题。而与《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则多了“世界”:作品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个人奋斗为线索,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从“文革”后期至八十年代中期的变化,全景式地反映了农村改革不同环境和层面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自由市场”的逐步开放、“水利”与“农业学大寨”的余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多层脉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从“人生”到“世界”,路遥由对个人命运书写转向了表现时代历史的宏大叙事。



讲座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独特创作状态,指出路遥是一位非常强调写作“仪式感”的作家,他每次写作都需要抽烟、喝“雀巢咖啡”,陈思老师风趣地将路遥与海明威、席勒等拥有怪癖创作方式的作家进行了比较分析。路遥小说多是对自己人生经验的“记录”,陈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小说创作与作家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尤其是在文学研究过程中不能完全“盲从”作者自己的“叙述”,而应该将作者的各种回忆录也作为研究的“文本”,展开多层面的分析。



讲座第五部分陈思老师向师生解读了路遥为什么那么重要和如何读懂路遥的问题。路遥通过文学反映了复杂的人性,展现了宏阔的农村改革历史全景与问题。而复杂的“路遥现象”——则进一步促使我们反思当代文学史叙述与基本的文学观念。通过路遥,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社会,更深刻理解当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有将文学与社会史、文学与作家传记、文学与文学史结合起来阅读和分析,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路遥,也才能真正读懂文学经典。

毕海老师在简要总结讲座基础上,对陈思老师受邀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做讲座表示由衷的感谢,指出陈思老师对路遥及文学经典阅读的解读和分析让在座师生深受启迪,为今后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路杨老师与多位同学结合近几年兴起的“路遥热”与陈思老师进行了学术互动,一致认为“路遥作品尤其是《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身上所带有的不惧挫折、追逐理想的精神鼓舞着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其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


撰稿:赖斌 赵一凡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文华楼13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9©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