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丨专访脱贫攻坚优秀院友叶武鑫

编辑: 时间:2021-03-23 点击数:

叶武鑫,彝族,中共党员,中央民族大学2018届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学院团委副书记。2018年7月毕业后到丽江市纪委监委工作,2019年7月成为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维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020年7月,挂任通达乡副乡长,负责乡党政综合办公室和意识形态、宣传、文化、旅游、共青团等工作,并兼任维新村包村干部。2020年底,被派往宁蒗县参加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工作上的他勤勤恳恳,身体力行,时刻不忘共产党人肩上的重担;生活中的他热爱文学,不忘专业,坚持用文言记录扶贫路上的点滴。他创作的《赴宁蒗翠玉记》和《宁蒗脱贫记》文辞优美、音韵铿锵,深刻反映了宁蒗脱贫攻坚的壮阔历史,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自参加工作以来,叶武鑫荣获华坪县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等荣誉称号。

(图为叶武鑫荣获华坪县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精准施策,想民所想

2019年7月叶武鑫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派往市纪委监委的挂钩点华坪县通达乡维新村,开始了一年半的驻村扶贫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叶武鑫同千千万万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一样,认真履行好了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应尽的职责。除基本工作外,叶武鑫说,“使我最难忘怀的,应该是与其他工作队员一起为维新村产业谋划、推广的经历。”

维新村,一个以傈僳族同胞为主的村落,群众主要采用传统耕种方式种植烤烟、豌豆等农产品维持生计。由于豌豆产业化水平较低,秋冬季的豌豆种植仍以“一撒了之”的撒种为主,往往导致“广种薄收”,农户增收缓慢。正所谓“精准扶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这一问题,叶武鑫在工作队长的带领下,继续加大先前工作队引进大棚、规范化种植的推广力度。

导致产业规范化程度低的根源是群众思维的固化。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引导农户自觉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增加群众收入,2019年10月,叶武鑫组织了部分群众代表到大理祥云考察。当看到当地起垄、搭架、牵线、安装滴灌等高度规范化的豌豆种植,尤其是了解到当地一亩豌豆可以收入上万元、而本地豌豆一亩仅两三千元时,村民们被深深震撼了。强烈的对比使外出参观村民的思维发生了最根本的转变——通过采取规范化方式种植豌豆、赚大钱的愿望空前强烈。同时,叶武鑫对选择采取规范化种植的农户给予一定补贴,部分农户率先干了起来。

2020年2月,为了验收农户豌豆规范化种植的成效,叶武鑫与脱贫战友们用了几天时间到农户的豌豆田里进行实地测量,给予丈量出的豌豆规范化种植的面积相应补贴。一个手机软件、一步一步绕着田地走的双脚,便是他们的全部“装备”。据统计,采用规范化种植的豌豆产量是以往的三到四倍。

(图为叶武鑫丈量农户规范化豌豆种植面积)


“很多农田路都不好走,经常是一不小心就摔跤,擦破出血。虽然很辛苦,但是看着维新村从无到有的一片片整齐划一、长势良好豌豆,心想还是值得的。”叶武鑫回忆道。

解决了产量,叶武鑫和他的战友们一刻也没闲着,开始忙着找市场和销路。他们联系到昆明一位答应高价收购豌豆的老板,“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曾和村干部一道,‘押送’着村里统一收购的豌豆发往昆明。为了赶上交易时间,我们下午五点从村里出发,到昆明时已是凌晨两三点,亲手把豌豆交到老板手上。为了进一步拓宽销路,我们也曾出现在凌晨三四点的攀枝花农产品集散市场,了解市场行情、掌握价格走向。其目的,就是为了能为维新村的豌豆产业保驾护航,让当地的傈僳同胞最大程度从发展豌豆规范化产业中获益,让群众们从扶贫工作中得到最实实在在的好处。”

(图为叶武鑫凌晨三点将豌豆交到收购商手中)


为人民服务最有效的途径永远是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千方百计为人民解难。如今,维新村的村民已经能自觉采用规范化方式种植豌豆。过往两年历历在目,叶武鑫感叹道:“我相信,虽然我们这批工作队员快要离开了,但我们能用在维新村这有限的两年,干成了这一件有益于维新群众的好事,真正做到了扶贫工作题中应有之意、为民谋利、为民服务,造福一方百姓,想来也应该是令我难以忘怀的了。”

以文载道,以笔传情

2020年底,作为丽江市纪委监委派驻华坪县通达乡维新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叶武鑫被派往宁蒗县参加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在普查宁蒗县翠玉乡的半个月里,叶武鑫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给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奋战在脱贫一线的一员,当地群众对党和国家发自心底的真诚感恩之心、真挚拥护之情赋予了他急需表达的创作灵感,“我平常也喜欢写点古诗词、使用文言文创作文章,在浓烈情绪的渲染下,我就用文言文写了一篇《赴宁蒗翠玉记》。”

《赴宁蒗翠玉记》一经发布马上引起了热烈反响。“我把这篇文章发到朋友圈,发现不少朋友互相转发、传阅,都很喜欢这篇文章。当时普查工作已经结束,我回到了华坪,忽然一天接到了时任宁蒗县委副书记徐开诚同志的电话,说县委杨承新书记看到了我的《赴宁蒗翠玉记》,觉得不错,想让我回到宁蒗,继续用文言文的形式、从全县的角度再写一篇与宁蒗脱贫攻坚工作相关的文章。虽然觉得个人能力不足,但想到宁蒗如此重视这篇文章,我还是欣然答应了。”于是叶武鑫又再次回到宁蒗,开始了《宁蒗脱贫记》的创作。

创作《赴宁蒗翠玉记》时,对翠玉乡脱贫攻坚普查的工作经历使叶武鑫对翠玉作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因此创作《宁蒗脱贫记》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了解宁蒗县的扶贫工作和脱贫历史。为此叶武鑫参考了大量而充分的资料,包括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典型案例等等,在透彻阅读这些文字材料后,叶武鑫开始创作,花费了六天时间完成了初稿。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宁蒗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是在代代薪火之中不断传承下来的,每个人都是这场伟大史诗的参与者、见证者、书写者。叶武鑫深感责任之重,任何程度上的精益求精都是值得的,因为他知道,在他笔下的是代代宁蒗人具体而微的愿望,他描绘的是千家万户的全新生活,是通向美好的崭新台阶。

“由于前期依赖于文字资料,自我觉得很多地方也写得有些空洞、不够具体生动。于是,我又实地走访了县城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宁蒗县博物馆等几个点。”

在集中安置点,叶武鑫看到了宁蒗县扶贫工作中的人道主义光芒: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和家长网上见面联络亲情,安置点设置了电脑室;为了不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业,安置点又设立了校外课堂,聘请专门老师对学生作业统一辅导。而在博物馆,通过观看实物、前后对比照片,他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宁蒗脱贫攻坚以来“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大变化。

(图为叶武鑫看望生活困难的聋哑老人,为老人上药)


“这次实地走访,让我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感性的冲击,使我有了更强烈的感情波动、更充足的创作欲望,也让文章的内容更加全面、情感更加真挚、文字更加鲜活。后来差不多又用了一个星期,反复修改了四稿,最终写成了这篇现在看到的《宁蒗脱贫记》。”

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脱贫攻坚战更是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书写在人类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条路上,中国人民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乡间小院里的欢歌笑语,农家账本前的细致追问,多少动人的故事——叶武鑫用他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共产党人的赤子丹心。


怀念母校,寄语深情

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活,叶武鑫表示“对我八年的大学生活而言,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两点。一是把爱好作为了自己的专业,这使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真诚的动力来进行专业学习。其次,也让我遇到了一些真正志同道合能走进我心里的良师益友,在良性交互中逐渐完善了个人认知。二是坚持参与学生工作。从大一到研三,多年的学生工作让我既掌握了许多工作技巧,又培养了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坚持下去。如果热爱本专业,就认真读书,甚至可以钻深学透,踏上学术之路。如果对学习力有不逮,则应在完成学业要求的基础上,开拓自己其他方面的社会能力。如果于文体活动上有一技之长,当然也要积极显露。道路可以有很多条,但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选择,并且为之坚持。”

在最后,叶武鑫学长还为民大的八十岁生日送上了祝福:“八十载风雨兼程,将少数民族教育的种子从延安一路带到北京,为中国的教育工作做出了独有的贡献。值80周年校庆之际,祝母校桃李芬芳满天下,美美与共续华章,早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忘青年之责,以家国情怀绘就时代新蓝图,以后浪之势提振迈上新征程。我们应以叶武鑫为榜样,增强学习与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大学校园里丰满羽翼,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大展身手。

前浪在先,吾辈奔涌,定当补足精神之钙,不忘青年之责,以家国情怀绘就时代新蓝图,以后浪之势提振迈上新征程。我们应以叶武鑫为榜样,增强学习与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大学校园里丰满羽翼,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大展身手。

附:

《宁蒗脱贫记》

庚子之末,新旧之交,扶贫收官,幸赴宁蒗。稍所见闻,动于丹魄。感攻坚之不易,叹斯地之嬗变。余心所善,作文记之。

夫宁蒗者,小凉山也。处西南之一隅,汇川滇之交际。横断为截,纵横六千之数;金沙过侧,奔浪二百余里。南障万格山,北枕泸沽湖,西眺玉龙峰,东临大凉山。地僻天远,偏多千年之旧部;谷深山高,不乏百代之世族。彝袍振振,聚火而舞;彝声亢亢,向阳而歌。汉藏相协,摩梭世居。杂处普米,兼有傈僳。实褊狭而多聚民族,然地瘠而难养黎庶。故,新中国成立以来,虽更张改制,筚路蓝缕,使共耕、奴隶、封建三制而并入社会,一步而纵跨千年,然廿八万之民,贫者三一,几丽江之半数,实攻坚之重任矣。

谋民之事,岂容刻缓!令自中央,闻令而咸动;政出府院,循政而齐行。凝举县之合力,毕扶贫之一功。全员参战,无离攻坚之外者;上下共责,有夺必胜之决心。定目标,建机制,厘途径,重落实。明责定位,五级书记必守要冲;包村挂户,千万干群皆奋身踊。尽锐出战,排精兵于田垄;聚力下沉,振旌旗于长空。斥巨资,重安居,立恒产,启民智。视民为本,竭所能而扶贫者;助民立身,谋远计而断穷根。食能果腹,贫者无饥馑之虞;衣足暖身,百姓有冬夏之需。通五网,利万民。建路连村,回环三千余里;供水及家,惠遍廿万之众。电网通明,信网达用,人享融乐,民免倥偬。春秋五载,苍老几人白鬓;日夜三百,难辨今朝黑颜。所赖干部无一不奋勇,贫者无一不自立。故攻坚以来,宁蒗之地,翻覆而城乡焕然;宁蒗之民,脱贫而全面小康矣。

攻坚之基,宜居安民。旧民之卧,木楞之所,不避风雨之扰,何论寒暑之宜。故斥六亿之重资,扶四万之老宅。拆而重建,举县之内岂见危室;破而复立,贫者之所尽皆新屋。非止遮风避雨之处,实已富丽堂皇之属。家有所居,民以立足。荒远之地,人固不宜,搬城迁镇,万户易地。县设三区,镇划七域。取至佳之沃壤,咸徙通衢;设至善之文卫,便民将息。选至强之骨干,管片存抚;定至实之惠政,立身安居。终列三顷之土,择优成舍;遂拔百米之厦,广纳民悦。谨庠序之教,来远而同学;置医卫之便,就近而问切。壮者皆出劳役,老幼独留何依?内设学堂,延师而辅课业;外建老院,陪护而养天年。何遗余力,必求搬迁之善果;不废终始,已现易地之实效。宁有“三袋”之语:“富脑袋、鼓口袋、改变下一代。”宜哉!善哉!遂使户得其家,人安其心,民宜其业,县广其城。实脱贫攻坚住房保障之良法,“十三五”间易地搬迁之典范。古来宜居安民,盖莫若之甚也。

攻坚之柱,立业富民。孟子云: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安民之继,必也富民;富民之要,必也立业。何所立者,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也。立县策,拓新途,援外力,进项目。企社五体,联发而图兴业旺;粮果八产,因户而自择其长。引良种而育新品,万亩种薯远销;利生态而富林农,千顷核桃丰饶。苹果坠地,但看山山霞染;花椒压枝,且摘树树红丹。鸡豚盈栏,何人庆喜言欢;牛羊弥野,谁家展笑开颜。合散联弱,约结增收;宁品入沪,定物交售。使货得其出,民得其利。游绿水,庇青山。泸沽湖前,常荡嘉宾之船;万格山上,多见护林之员。生态补偿而惠农,绿色旅游而利民。立产之外,犹重就业。齐管共抓,四方重视;设岗动员,组织得序。远劳者,助生活交通之费;近存者,置公益车间之位。志务工者,训技而荐岗;意创业者,信贷而贴息。凡有所能,尽有所宜。故贫者之劳力,就业之六七。故曰:就业扶贫,稳岁入之妙法;劳务输出,树丽江之示范。人立恒业则循分,家守余财则敛心。故人宁家和,诸事乃协,贫皆脱困,民无不悦。

攻坚之顶,重学智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扶贫扶智,治穷治愚。宁海之约,启重学之先导;材才之易,定智民之大计。他山之石,借而攻玉;本土之子,奋以求学。建新舍,普网课。迁城皆可入学,已过县半;乡里能从名师,惠及诸生。无辍学之童,有竞聘之师。资学补助,以解后顾之忧;劳师重奖,以励前瞻之能。是以海安名班群秀,清北学子辈出。启智之先,必也学乎;启智之后,必也达乎。学而致用,民达事理,欲复困窘,岂可得乎?

攻坚之末,兜底保民。黎庶致贫,各有其因。或缺谋生之技、或少青壮之力,或因病、或因残,八万余人,不一而足。然扶贫之事、千秋之业,必不遗一户、不漏一人。故因户施策,五个一批。一曰发展生产、二曰易地搬迁、三曰生态补偿、四曰发展教育。余犹未脱者,则兜底保障。无力劳收者,低保兜之;大病耗财者,医保补之。花甲耄耋者,老保养之;残伤废疾者,补贴护之。老弱得存,终有立锥之地;病残养命,始求问切之医。民孰轻重,扶其能而兜其弱;贫无缓急,助其实而保其虚。脱贫之义,人户不遗;攻坚之责,必如是哉!

攻坚之魂,决乎党人。国重三农,前史不及;民尽脱贫,亘古何有?而能为此皇皇之举者,必也中共乎?党建统引,牢筑基层营垒;党员奋前,毕力破艰克难。党旗所指,必奏凯旋之曲;党徽所现,必闻得胜之音。激战何止,以继大林之遗志;全胜乃休,必慰天文之英魂。因有千万如大林、天文者,无冬无夏、焚膏继晷,有始有终、毕其一功,乃使宁蒗有“四变”之精神:一步纵跨千年,谓之激变;木材交换人才,谓之嬗变;攻坚敢于担当,谓之蜕变;各族携手共进,谓之巨变也。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则思变,遂生四变。宁挟四变,岂不久乎?

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之初,在足温饱;小康之全,必以大同。大同者,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呜呼,儒典圣教,于宁见之。

嗟夫,扶贫之战,宁四变而民心归;攻坚之役,克天险而成大同。是故黄发称庆、垂髫额手,宁蒗之民,皆呼我党之恩也。

噫!大同者,宁蒗之谓也,斯世之谓也。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文华楼13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9©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