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举办“《外国文学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座谈会

编辑:张琰 时间:2019-12-11 点击数:

2019年12月7日下午,“《外国文学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座谈会在文学院1301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文学院文艺学与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高志强主持,文学院党委书记邓光奇出席会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洪涛、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生安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范方俊,以及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张珂,文学院教师刘万勇、王卫华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会议首先由邓光奇书记致辞,他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由衷感谢,简要介绍了新成立的中国语言文学学部与文学院的概况,并表示文学院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任务,因此要在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方面不断努力,希望与会专家能不吝赐教,协助推进文学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介绍了《西方文学经典鉴赏》与《莎士比亚戏剧赏析》两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建设经验,认为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有助于拓展教学内容,并且能使课堂讨论更容易、更充分地展开。但是,由于国内慕课平台有限,线上资源往往无法即时上传;而且就人文类课程而言,传统的授课方式更具现场感及感染力,新技术的缺陷也会降低课程交互性,传统课程如何更好地与新技术融合仍需被深入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范方俊教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几点优势:一、在《西方文学史》课时有限,课堂教学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线上课程可以为线下课程补充教学内容;二、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可以加强课程的互动性;三、线上课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知识能惠及更多人。同时他也指出目前仍存在的两个问题:一、需要筛选更合适的教材,让线上线下课程更好地搭配,从而整体展现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二、技术性的配合还要加强,线上教学平台服务器的性能还有待提升。



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认为,《西方文学史》教学需要以经典为主,由点及面地为学生搭建框架;对线上课程,则应加强管理,制定有效的监管体系,可以设置助教及线上讨论区,尽力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他提议,应当抓住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风向,合理利用教育部提供的平台和资源,让“第二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补充。



外国语学院张珂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授课经历与感受,认为将互动放在线上的确可以节约时间,但传统课堂仍拥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应该让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接下来,我院的几位老师分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我院《外国文学史》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情况。刘万勇老师表示,目前还无法将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应用于所有外国文学系列课程中,但在教学中融合新技术是大的趋势。王卫华老师指出,由于公开性与时间限制,录制线上课程比线下讲课更难。高志强老师则总结了我院《外国文学史》课程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会议最后,各位专家分别就慕课的优缺点、线上课程的管理等问题各抒己见,前来旁听会议的各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也参与了讨论。


撰稿:方英权

核校:高志强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文华楼13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9©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